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张衡

旷达语。所谓“老氏之遗诫”,乃指老子所云:“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即应节制田猎,加强人生的自我修养。于是他徜徉徘徊于舜所制作的美妙的五弦音乐和周公孔子所遗传下的深奥的典籍之中,并奋发著述,阐明圣则。最终他以老庄的哲学——游于物外,意即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轻外物而自重的哲学来武装自己,于是达到了齐荣辱、忘得失的境界,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了。感情的曲线在这一层中又转向开朗昂扬,全篇也就在这旷达超脱的调子中戛然收束。

  总观全篇,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篇言“志”之赋。其“志”就是对宦海浮沉、仕途坎坷的深沉悲哀,就是对人生怎样摆脱这种悲哀的深刻反省。而这种“志”又是他一生的总结,所以不但思想深刻,而且感情凝聚得也相当深厚和真实。话虽不多,但句句发自内心,且句句闪现着他生活遭遇的折光。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不断跳跃变化的感情曲线,更增加了表情的生动性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这一切都使这篇小品化的抒情小赋在言志抒情时获得了真实性和个性化的永恒价值,读起它不知要比读他所写的意在和班固争奇斗胜的笨拙滞重的《二京赋》要被感动得多多少!▲

 

影响

  张衡的大多数作品都表现出对现实的否定与批评。他探讨人生玄妙哲理,也探寻合于自己理想与性格的生活空间。于是,田园的环境、心境,恰与官场、仕途形成对比。《归田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运用,也同他所展现的内容相称。作者一反《思玄赋》等作品中的艺术表现习惯,此赋篇幅短小,语言清新自然。与作品所展现的环境、心情浑然一体。这些特点使《归田赋》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同时,它也是汉代第一篇比较成熟的骈体赋。无论从张衡的全部创作看,还是从汉赋的发展过程看,《归田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纵观张衡的述志赋,《思玄赋》和《归田赋》尽管表现手示有别,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赋中写游仙,写归田,这些描写都是用以排遣精神上的苦闷,并不是真的以隐逸为归宿。赋家身在仕途,但却蔑弃功名,不为官场的勾心斗角所困扰,而是向往闲逸,追求人身的自由,这就是《思玄赋》和《归田赋》共同的心理根源。

  张衡的《归田赋》可谓散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之后东汉末年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三国西晋时期王粲的《登楼赋》、曹植的《洛神赋》、向秀的《思旧赋》、陶渊明的《悲士不遇赋》,以至具有同样特点的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刘伶的《酒德颂》、阮籍的《大人先生传》相继问世,把赋从僵死滞重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开辟了一块具有生命力的新天地。当然,《归田赋》给后代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要算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了。可以说《归去来兮辞》在构思、命意、手法上都直接受《归田赋》的启示,只不过写得比它更成熟、更深刻、更成功、更富有个性化和文学色彩罢了。▲

 

创作背景

  此赋作于汉顺帝永和三年(138年)于河间相任上乞骸骨时。由于深感阉竖当道,朝政日非,豪强肆虐,纲纪全失,自己既俟河清乎未期,又无明略以佐时 ,使他从《思玄赋》所宣泄的精神反抗中顿悟到“徒临川以羡鱼 ,不如退而织网”,于是决心 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作者简介

  张衡(78-139),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在汉朝官至尚书,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逐贫赋》原文、注释、白话译文与作品赏析·扬雄
·下一篇文章:《述行赋》原文、注释、白话译文与作品赏析·蔡邕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gushihai.cn/news/wenxue/18116195058EAGC48K87EJ8G0523D58.htm